当前位置:编程学习 > JAVA >>

java 的JVM虚拟内存是如何管理的啊。

它是一个怎样的机制呢。
答案:JVM内存管理:深入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
 Java与C++之间有一堵由内存动态分配和垃圾收集技术所围成的高墙,墙外面的人想进去,墙里面的人却想出来。 

概述: 

  说起垃圾收集(Garbage Collection,下文简称GC),大部分人都把这项技术当做Java语言的伴生产物。事实上GC的历史远远比Java来得久远,在1960年诞生于MIT的Lisp是第一门真正使用内存动态分配和垃圾收集技术的语言。当Lisp还在胚胎时期,人们就在思考GC需要完成的3件事情:哪些内存需要回收?什么时候回收?怎么样回收? 

 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,目前的内存分配策略与垃圾回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,一切看起来都进入“自动化”的时代,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去了解GC和内存分配?答案很简单:当需要排查各种内存溢出、泄漏问题时,当垃圾收集成为系统达到更高并发量的瓶颈时,我们就需要对这些“自动化”的技术有必要的监控、调节手段。 

  把时间从1960年拨回现在,回到我们熟悉的Java语言。本文第一章中介绍了Java内存运行时区域的各个部分,其中程序计数器、VM栈、本地方法栈三个区域随线程而生,随线程而灭;栈中的帧随着方法进入、退出而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出栈入栈操作;每一个帧中分配多少内存基本上是在Class文件生成时就已知的(可能会由JIT动态晚期编译进行一些优化,但大体上可以认为是编译期可知的),因此这几个区域的内存分配和回收具备很高的确定性,因此在这几个区域不需要过多考虑回收的问题。而Java堆和方法区(包括运行时常量池)则不一样,我们必须等到程序实际运行期间才能知道会创建哪些对象,这部分内存的分配和回收都是动态的,我们本文后续讨论中的“内存”分配与回收仅仅指这一部分内存。 

对象已死? 

  在堆里面存放着Java世界中几乎所有的对象,在回收前首先要确定这些对象之中哪些还在存活,哪些已经“死去”了,即不可能再被任何途径使用的对象。 

引用计数算法(Reference Counting) 

  最初的想法,也是很多教科书判断对象是否存活的算法是这样的: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,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,计数器加1,当引用失效,计数器减1,任何时刻计数器为0的对象就是不可能再被使用的。 

  客观的说,引用计数算法实现简单,判定效率很高,在大部分情况下它都是一个不错的算法,但引用计数算法无法解决对象循环引用的问题。举个简单的例子:对象A和B分别有字段b、a,令A.b=B和B.a=A,除此之外这2个对象再无任何引用,那实际上这2个对象已经不可能再被访问,但是引用计数算法却无法回收他们。 

根搜索算法(GC Roots Tracing) 

  在实际生产的语言中(Java、C#、甚至包括前面提到的Lisp),都是使用根搜索算法判定对象是否存活。算法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称为“GC Roots”的点作为起始进行向下搜索,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(Reference Chain)相连,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。在Java语言中,GC Roots包括: 

  1.在VM栈(帧中的本地变量)中的引用 
  2.方法区中的静态引用 
  3.JNI(即一般说的Native方法)中的引用 

生存还是死亡?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太长了 这是网址你自己去看了 http://www.kokopa.com/Html/201011510163-1.html
来自扣扣帕技术天下www.kokopa.com。

上一个:C++调用JAVA,启动JVM失败
下一个:有用过Java工具类 Skwish 的人不?

CopyRight © 2012 站长网 编程知识问答 www.zzzy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部份技术文章来自网络,